隨著全球貿易的日趨自由化,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,國外諸多展會已成為我國企業最佳的銷售與營銷工具。近年來,我國貿促機構、專業商協會和專業展覽公司組織企業赴許多國家參展,企業通過參展結識了眾多外國貿易商。
隨著全球貿易的日趨自由化,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,國外諸多展會已成為我國企業最佳的銷售與營銷工具。近年來,我國貿促機構、專業商協會和專業展覽公司組織企業赴許多國家參展,企業通過參展結識了眾多外國貿易商。
雖然多數企業在展會上都有收獲,但也有許多企業的參展效果不太理想。對此,有關業內人士指出,這是因為這些企業對參展中的細節問題考慮不足,對到底什么樣的展會適合自己了解不細?,F代展會專業細分程度越來越高,即使是同一個展覽會,每屆也會有不同的主題。如在瑞士曾舉辦一個醫藥展覽會,國內一家有名的中成藥企業貿然前往,而該展會的主題卻是原料藥,結果,那家企業展臺前問津前廖廖無幾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作為國際商貿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,國內企業參加國外舉辦的展覽無疑有如下好處:
1. 擴大商務接觸面,開闊視野,啟發思路;
2. 貨比三家,尋求最佳的供貨廠商與合作對象;
3. 直接面對客戶,便于尋求客戶和商貿機會,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;
4. 可直接訂貨,免去尋求海外客戶與市場的中間環節,花費少,時效高。
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目光轉向海外,通過參加展會宣傳自己已逐漸成為企業的一種營銷理念。
要想成功參展,除大的方面要把握好之外,細節也不可忽視。先說展臺布置。有些參展商在展臺擺放展品過多,沒有重點,讓人感覺不夠專業。其實,展臺布置不求面面俱到,而應把有賣點的展品放在重要位置。有些產品本身形象比較呆板,但國外企業通過聲光電等多種手法,就能讓原本靜態的東西變得很生動,而中國一些企業只是把幾張宣傳畫和旗子一掛,宣傳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
企業參展的宣傳冊也大有講究,參展資料中使用的英語或展覽會所在國的語言,要確保準確無誤。有的企業想在一本書里把全部資料都講到,其實只要介紹拳頭產品就夠了,國外企業的宣傳冊大多薄而精。參展人員語言要過關,參展人員的儀表著裝和言談舉止也不可忽視。有些公司花大量時間和金錢準備展品和資料,卻忽略了對參展人員的培訓。有些參展人員服務意識不強,坐著聊天、冷落客戶的現象時有發生,既損害了企業形象,又將失去不少潛在的客戶。
除了展示良好的企業形象,溝通也非常關鍵。西方人很注重溝通,溝通順暢后很可能進一步談生意。部分中國企業對這種文化差異不太敏感,在與國外企業交流時往往一味宣傳自己的產品而忽視了這種溝通。其實,溝通方式有很多,比如,談判談累了,邀請對方去喝杯咖啡或送一些中國小禮品,都會拉近雙方的距離。溝通的前提當然是語言,如果產品很好,但企業代表不會講外語而需借助翻譯,溝通效果就往往不如人意。有的企業在參展當地現找翻譯,找來的人有的對行業術語根本就不了解,有時反而誤事。
企業赴海外參展,事前準備和參展的后續工作很多。在參展前,應根據情況提前邀請客戶,如重點拜訪一些目標參展商和潛在客戶,相互交換資料,推廣合作項目,同時要積極參與展覽會安排的各項交流活動,通過研討、專題講座等樹立企業和產品的形象。如果隨團參展,要選擇知名度高、信譽好的組展單位。好的組展單位能為參展企業省去展臺設計、后勤服務、展品運輸等麻煩,讓企業全力以赴投入展覽。
此外,不少企業往往忽視展會的后續工作,認為展會結束就萬事大吉,其實展會結束并不等于參展工作畫上句號,最后的跟蹤工作十分重要,對客戶的周到服務,常常會使他們成為你的終生客戶。